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>新闻中心 >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

潮绣历史源流

2018-09-14 10:28:56 AM

  潮绣历史悠久,源于何时,说法不一,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始于唐代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唐代苏颚《杜阳杂编》中就已有南海(今广州番禺)少女卢眉娘"工巧无比,能于尺绢绣《法华经》七卷"的记载。唐代广东刺绣的工艺水平已非同一般。唐玄宗时,岭南节度使张九皋进献精品刺绣给杨贵妃而获加官三品,可见当时高阶层对粤绣欣赏有加。到明中期,因广东沿海贸易交往便利,粤绣已扬名海外 。在清朝乾隆年间,广州已设立绣行,广州和潮州等地也广设绣庄、绣坊,粤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乾隆年间,潮州西门外天地坛、布梳街以及开元寺附近,已有绣庄20多家,绣品输向新加坡、泰国、马来西亚一带,占领南洋市场,带有民间浓厚地方特色的厅堂,佛庙摆设的绣品更是供不应求。可见潮绣在清代已经大规模出口,对国外市场有着其重大的影响。19世纪英国艺术家波西尔所著《中国美术》中写道:"中国人长于刺绣花鸟,而广东人于此技术较为专长……"潮绣多输入欧洲,可见当时中国潮绣欧洲也影响颇大。


  清末潮绣作品《苏武牧羊》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赛会上获过大奖。当时,潮州城里敲锣打鼓,燃放鞭炮祝贺,绣工被誉为"绣花状元"。潮州绣品曾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,展出并获奖的计有:大幅刺绣挂屏《苏武牧羊》、《丹凤朝阳》、《郭子仪拜寿》、《狮子头》等。这些参展的潮绣品,全由24名男绣工通力合作刺绣,这24名绣工被誉为"刺绣状元"。


  潮绣在二十世纪六、七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,品类繁多,绣工分布城镇农村,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,产值超过1亿元,几乎"家家摆绣框,户户有绣娘"。孩童从小耳濡目染,课余跟长辈学手艺,练就一手高难度的垫绣技艺。当平绣工种、珠绣工艺品大发展之时,她们驾轻就熟,得心应手掌握珠绣技艺,在潮州珠绣晚礼服、婚纱成为全世界大生产基地的过程中作出贡献。潮绣"九龙屏"和"吹箫引凤"于1982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种百花奖金杯奖。潮绣K金双面立体九扇屏风《龙腾盛世》荣获国际文博会特别金奖。


 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,潮绣一直是国家领导人赠送各国首领和国际友人的重点礼品。上世纪70年代末,由潮绣泰斗--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智成创作的《九龙屏风》挂屏在叙利亚展出时,深受好评,遂作为国家礼品赠给该国。还有一条双面绣的大披巾也被当作国礼品,赠予法国总统戴高乐。2004年,江泽民主席赠送了一幅K金垫绣《腾龙》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。2005年9月,胡锦涛主席出访加拿大时,赠送马丁总理一幅K金乱针绣《下山虎》。外交部也曾赠送给英国首相一幅双面立体垫绣--《丹凤阳》。


  粤绣与苏绣、湘绣、蜀绣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。潮绣作为粤绣的流派之一,因图案严谨,色彩瑰丽,运用金线、银线、绒线结合绣制,垫凸而富有强烈的装饰性,因而在全国各绣中独树一帜。